腐蝕性固體廢物的危害總結如下:
1.破壞生態環境。隨意排放、貯存的危廢在雨水地下水的長期滲透、擴散作用下,會污染水體和土壤,降低地區的環境功能等級。
2.影響人類健康。危險廢物通過攝入、吸入、皮膚吸收、眼接觸而引起毒害,或引起燃燒、爆炸等危險性事件; 長期危害包括重復接觸導致的長期中毒、致癌、致畸、致變等。
3.制約可持續發展。危險廢物不處理或不規范處理處置所帶來的大氣、水源、土壤等的污染也將會成為制約經濟活動的瓶頸。
此外,易燃易爆等有害廢棄物物的不當處理可能導致火災、爆炸等事故,產生大量有毒害污染物,給生態環境、生產生活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災害。 當提及固體廢棄物時,人們想到的便是臟、亂、臭、有害、有毒、危險等垃圾形象,引起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嗅覺、觸覺的不良反應(不妨稱之為視覺污染、聽覺污染、味覺污染、嗅覺污染和觸覺污染),加之固體廢棄物及其處理存在生態環境破壞的潛在危險,而且,現實中,因傳統、意識、人才、資金、技術、管理、地理等原因,固體廢棄物污染又在人們身邊發生,使得人們唯恐對固體廢棄物及其處理設施避之不及,固體廢棄物及其處理的“鄰避效應”日益彰顯,影響所在地的投資環境,給周邊居民的榮譽、心理等造成精神傷害,同時,也給居民造成健康損害和不動產損失,減少所在地的發展機會。